我对择友的看法

?你对社交最宽容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好像还是童年。我们可以和任何人做朋友,无论金钱,地位,美丑,甚至缺陷。俗话说,无知无意义。只要你愿意把你的饼干分一半给我,那我们就可以在夕阳下牵手奔跑。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选择地选择朋友的?大致是从班级群体的建立或者家长价值观的灌输中,我们明白了一些是非,有了所谓的底线,我们开始有意无意的去评判别人,我们对小群体不认可的行为感到厌恶。“他们放学不回家,不是好孩子,不能一起玩”;“他们作业没写完,肯定没出息,还是离远点吧……”到了十几岁,个性意识极其萌芽。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世界,大胆地对与我们格格不入的事物说不。世界越是多样化,我们在交朋友时可能就有越多的信念。虽然气质是基础,但是世界观、消费观、穿衣品味、健康状况甚至星座血型都会考虑。一旦别人在交往中被贴上不堪的标签,很有可能你们的友谊就到此为止了。我看《纸牌屋》,你看《乡村xx之恋》,但是我们不能在一起说话。我看起来自然漂亮,你勤于保养,化妆品门清,不能一起逛街。谢谢,再见;我每天扫地除尘,窗户光洁,室友的鞋袜乱飞,我的床没人管,我受不了,我的朋友都累死了!

这些例子可能有些夸张,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可能是更微妙的事情让你疏远了别人。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个同桌,可能气质相反,所以摩擦不断。最难忘的一次是我弄坏了她的一个文具,好像是橡皮擦,让她很生气。她一直跟我强调她有多爱那个橡皮擦,忘记了是方便还是陪伴了她很多年。当时虽然我也很抱歉,但是我觉得她太执着于这些东西了。东西总是要被打破和修理。此外,她总是提到她有多爱她的母亲,她有多想念离开家。我觉得我太幼稚了,这和我的粗心和随意大相径庭,所以我觉得我还是和同桌保持距离,避免再发生争执。

有了很多这样的事情,我开始明白我适合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或者说我们找到了一个我们社交的舒适区。这方面的友谊会让我觉得舒服,干净,不吃亏。趋利避害无可厚非,但这个舒适区需要放在20岁的生活中吗?不小心交了个处女座女朋友,原谅我的标签化行为。女生稍微有点洁癖,强迫症,好奇,不喝凉水,眼光独到,嘴快(想吃的东西等不到下一秒),选择有点难度。就是这样一个女生,或者间接同学,走进了我的生活。按道理,这样背离我性格的人,如果我漠不关心,是不可能成为好朋友的。她从不拖延,所以做事有余地,连出门都显得从容;她对每件事都刨根问底,所以每件事都很清楚,有根有据。而我呢,太随便了,拖延症后期,经常一知半解,得过且过,但我觉得自己脾气很好。但我瞥见了与自己不同的人,却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也明白了,我高中的同桌很爱东西,所以她输的少,也爱她的父母,所以她很看重友情。

不是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就很精彩,也不是不走自己路的人就看不到风景。世界上的奇奇怪怪的东西,可能是让我们去欣赏和接受,而不是去分辨排斥。春秋战国的君子,客人多,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利器,他们能成大事。相反,很多现代大师是孤独的,不是因为他们不友好,而是因为他们的光辉,让我们失去了接近伟大心灵的机会。试着和与你“格格不入”的人交往,也许你会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