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是怎么形成的?
古代人为了认识星星,研究天体,很早以前就把星空人为地划分为几个区域,中国称之为星官,西方称之为星座。中国古代将天分为三壁二十八宿,最早的完整文字记载见于《史记·天官书》。
三元哲,北天极附近的三个区域:紫微苑、太尉苑、天师苑。墙壁的划分并不严格清晰。魏紫壁一般包括小熊座、天龙座、鹿豹座、仙王座、仙后座、大熊座、牧羊座、犬座、御夫座等。太尉院相当于以下星座的区域:狮子座、后排、处女座、大犬座、大熊座、小狮子。天师源在夏秋两季相对更靠近银河系区域,包括蛇夫座、九头蛇、盾座、鹰座、五仙座、北冕。
二十八个旅舍分为四个星区,叫做四头大象,以动物命名:
东方黑龙:七夜,即焦、康、边、方、辛、卫、吉。
北方玄武:七夜为战,牛,女,空,危,房,墙。
西方白虎:隗、娄、魏、常、毕、苟、申等。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鸟等七夜。
28所寄宿房屋广泛分布在中国的民间。汉代天文学家曾这样描述:“黑龙蜷于左,白虎猛蹲于右,朱雀向前飞,龟圈在前。”实际上,这描述的是中国中原地区早春季节黄昏后不久的天象。
二十八宿中最大的是舒静,赤经跨度约33度,最小的宿和鬼宿只有2-4度。
中国的恒星命名系统大约形成于公元270年。三国时期,吴国太师让陈卓编了一个星表,里面有283颗星,***1464颗星。其中许多是以封建王朝皇帝和将军的正式名字命名的。
西方星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3000年前的巴比伦人。到公元二世纪,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已经大体确定了北天区的星座,而南天区的星座是在十七世纪环球航行成功后确定的。
1603年,根据德国天文学家j·拜尔的建议,将恒星的命名划分为星座,即按照各星座中的亮度顺序,用希腊字母表示。但是希腊字母只有24个,星座里的星一般都在24颗以上。比如大熊座肉眼可见的星星就多达125颗。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英国的frans Tide在1712出版了一个星表,星表中的星星是按照星座中的赤经顺序编号的。所以目前除了星座中的24颗亮星,都是以星表中的编号加上星座名来命名的,比如天鹅座61。显然,这个数字与亮度顺序无关。
为了统一星座的划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经过研究讨论,在1928公布了全天88个星座的名称和范围,并规定以赤经和赤经来划分星座的界限。星座的大小差别很大。比如最大的星座大熊星座占地面积为1300平方度,而最小的星座南十字星只有68平方度(全天面积为465438+)每个星座所包含的肉眼可见的恒星数量也是或多或少,并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