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到底是真是假,为什么可以轻易相信,如何从心理上解释?
(1)了解自己,展示需求。埃里克森认为,在青春期(12~20岁),青少年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建立自己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朋友圈,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感兴趣的职业,统一自己的各种特点。如果不能发展自己的身份,就会面临角色混淆和“我是谁”的危机。
星座文化正好可以让青少年“知道”自己的性格、优缺点、适合的职业和理想的恋人标准,可以满足处于迷茫期的青少年认识自己的需求。以白羊座为例,星座文化会告诉他们:“你热情、冲动、幼稚(性格);精力充沛、敢于冒险、开朗乐观,但也自私、冲动、急躁(优缺点);适合当运动员、企业家、军人(职业);你的女神开朗乐观,有魅力(理想情人的标准)。这样明确的建议,正好可以满足青少年对自己的认知需求。
而且,很多人都有“嫁给白走上人生巅峰”的错觉。根据“无条件接受话语”和“正面榜样谬误效应”的正面评价,开朗、乐观、有活力,适合做企业家,容易被有抱负、需要正能量的青少年相信和接受;自私、冲动等负面评价也会被选择性忽略。这样看来,自信的星座文化被很多人相信也就不足为奇了。
(2)人际交往的需要。当他们认识一些新朋友,或者想认识一个不熟悉的人时,很多人会用星座性格分析来给他们贴标签:白羊座“热情、冲动、幼稚”;处女座一丝不苟,追求完美。这种刻板印象有助于我们快速理解他人,节省认知资源。
另外,朋友圈和媒体传播的趋势也很重要。心理学认为,环境对人有很强的塑造作用。我们很可能有从众心理:受他人行为的影响,我们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以符合大多数人的行为。如果我们身边的朋友都在玩星座运势,在算爱情和事业运势,我们见面也经常聊这个,那么为了增加和朋友的交谈,不被排除在朋友圈之外,我们自然会相信和讨论星座文化。此外,如果我们喜欢的杂志和网站经常宣传星座测试,我们很可能会更加关注星座文化。
即使是不相信星座,只是为了迎合朋友而讨论星座的人,过一段时间也会改变对星座的看法。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预言”的现象:别人的期待和行为也会影响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慢慢向别人期待的方向靠拢,从而实现这种期待。如果我们能通过星座文化的讨论得到朋友的喜爱和钦佩,那么根据操作条件,我们也可能会认为星座对我们有帮助,我们会逐渐喜欢上星座文化,更多地讨论星座,从而得到朋友的关注(正强化)。
(3)信仰的需要。星座文化其实是一种解决“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和“没有方向,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方式,是一种给人导向感和确定感的精神寄托。当爱情面临危机,不知道如何应对时,可以查看本月XX爱情运势,获取指南。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方向去工作,也可以查看一下这个星座的匹配职业,帮你做个决定。这样,在巨大的压力下,我们不会因为没有解决问题的方向而感到绝望和无助。
这些运势和解决方法其实都是通用的,适用于很多情况(“你这个月情绪波动比较大,和爱人发生了争执,需要好好管理情绪,好好沟通”)。情侣之间平时肯定会有摩擦,都需要情绪管理和良好的沟通。根据巴纳姆效应,我们会相信这些概括和一般的描述是在准确地揭示我们自身的特征。
当夫妻根据这些指令成功化解矛盾时,他们会把星座当成“英雄”,更相信星座文化,更多地讨论星座文化(正强化)。久而久之,即使很多人提出各种反对星座文化的意见,认为星座是骗人的,但根据验证性偏见,这些深层次的星座文化爱好者还是会相信自己的经历,而忽略反对意见。
(4)星座文化源于占星术,容易被误认为科学。占星术利用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变化来解释事物。由占星术发展而来的星座文化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可能会被很多人认为“权威”,然后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