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点天文数字!

常用天文术语

【名词解释】常用天文术语

绝对星等:如果将一颗恒星放置在距离地球10秒差距(32.6光年)的地方,所测得的恒星亮度。

吸收线:光谱中某一波段的光被冷气体吸收后形成的暗谱线。

吸积盘:是被恒星或黑洞吸引,最终会落入中央恒星或黑洞的物质盘。

活动星系:能量极高的星系,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高度:以角度测量的天体离地平线的距离。

弧分:1度的1/60称为1弧分。1弧分分为60弧秒。

星群:一组明显的星星,如北斗七星,构成星座的一部分。

小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小石头物体,主要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

天文单位:测量距离的单位,符号为AU,规定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即9300万英里(654.38+0.5亿公里)。

方位角:从北极点沿地平线向东测量的天体距离。

大爆炸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的膨胀始于6543.8+05亿年前的一个小点。

双星:两颗互相环绕的恒星。

黑洞:它是一个密度非常大的天体,光无法逃脱它的引力效应。

CCD:即充电藕器件。硅晶片将光转化为电,然后形成图像。

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天极:地球南极和北极在天球上的投影。

天球:是一个假想的保卫地球的空心球体,恒星似乎镶嵌在这个球体中。

造父变星:这是一种变星,以仙王座三角星为代表,它们的亮度是波动的。造父变星越亮,它的脉冲越慢。

钱德拉塞卡:这是恒星核无法维持白矮星的质量极限。当恒星的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1.4倍时,就会变成中子星或黑洞。

色球层:恒星大气中的一层,被光球层包围。

Cirumpolar星:在某一纬度的观测者看来,在天极周围永不落下的星。

封闭宇宙:指质量产生足够的引力来抵抗其膨胀并最终坍缩的宇宙。

准直:校准望远镜的透镜或反射镜。

合相:两个天体与观测者的视线成一条直线。

星座:人们确定了天空中由星星组成的88个图像,每个图像称为一个星座,现在也指这些星座所圈定的天空区域。

日冕:恒星大气的最外层。

暗物质:不可见且不发出辐射的物质,占宇宙的90%。它们是不可见的,但它们的存在可以从它们对星系和星系团的引力效应中推断出来。

赤纬:从天体到赤道的距离,以度为单位。

双星:两颗相互绕轨道运行的恒星,或者两颗实际上不相关但在同一视线上的恒星,后者是光学双星。

矮星:像太阳一样的主序星。如果是白矮星,那就是太阳这样的恒星的残余。棕矮星没有足够的物质来融化。

日食:一个天体经过另一个天体的影子。月食发生在月亮挡住太阳并在地球上形成阴影的时候,月食发生在月亮穿过地球阴影的时候。

黄道:行星轨道平面在天球上的投影。也是太阳在天空中一年一度的运行轨道。

电磁波谱:电磁辐射的所有谱线,从长波长的无线电波到短波长的伽马射线。

伸长率: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以度为单位,可以从东方或西方测量。

发射线:由热气体发出的特定波长的波形成的明亮的谱线。

发射网:由星际气体组成的发光云。

事件视界:黑洞周围的物质有一个回不去的边界,在边界之外无法观测到任何事件。

扁平宇宙:宇宙有足够的物质来减缓它的膨胀而不坍缩。

银河盘:螺旋星系中由恒星、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扁平圆盘。

银河晕:环绕星系的巨大球形区域,由年老的恒星和球状星团组成。

星系:由引力结合而成的巨大恒星群,可分为不规则星系、椭圆星系、棒旋星系和规则螺旋星系。

球状星团:由星系轨道上的恒星群组成的古老球状星团,最多可包含654.38+0万颗恒星。

引力透镜:从远处辐射源发出的辐射,在一定质量的引力场作用下发生弯曲,比如星系。

暴胀时代理论:这是一个关于大爆炸理论初始状态的理论,认为初始真空中有一种驱动力推动宇宙以超光速膨胀。

干涉测量法:用多个望远镜将来自同一天体的光或无线电波结合起来,以增加分解。

开尔文:以绝对零度为基准的温标,即-273,438+05摄氏度,在此温度下分子停止运动。(0℃ =273.15K)

柯伊伯带:由冥王星轨道外的冰冷物体组成的环形圆盘,位于奥尔特云中,是短周期彗星的聚集地。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等于6万亿英里(9.47亿公里)。

本星系群:由大约30个本星系群组成的由引力联系在一起的星系群,我们的银河系就在其中。

星等:天体的亮度。星等每减小一次,亮度就增加前一星等的2.51倍。

主序:恒星生命周期的主要部分,在此期间,恒星使用氢作为主要燃料。

子午线:穿过天顶连接正南和正北的假想线。

梅西耶星表:由110个明亮天体组成的星表,包括星团、星云和星系。

星云: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际云。

Netutron恒星:演化后期直径约20英里(32公里)的大质量恒星。它密度很大,里面的质子和电子结合形成中子。

NGC:新的星云星团目录,包括840个星团、星云和星系。

新星:一颗恒星从它的伴星获得气体,突然燃烧并发光。

掩星:一个天体,如一颗恒星,被另一个天体,如月球所隐藏。

奥尔特云:太阳系外被冰冷物质包围的巨大球形云,是长周期彗星的储存库。

疏散星团:年轻恒星的松散星团。

开放宇宙:如果一个宇宙的质量不大,引力不足以减缓它的膨胀速度,这就是所谓的开放宇宙。

对立点:行星轨道上穿过太阳与地球相对的点。

视差(秒差距):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遥远背景上天体的位移。

秒差距:指的是距离。在这个距离下,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正好是1秒。

光球:恒星的可见表面。

行星状星云:红巨星变成白矮星前爆发的气体外壳。

岁差:地球自转以25800年为周期摆动,导致天极和天球的坐标移动,称为岁差。

日珥:从太阳表面爆发的磁性太阳物质。

自行:从地球上观察天体背景上恒星的视运动。

脉冲星:一种旋转的中子星。当由其强磁场决定的波束扫过地球时,会引起具有脉冲特征的无线电波。

类星体:类似恒星的天体。活动星系在形成初期处于极高的能量阶段,其特点是辐射非常强。

射电星系:一个活跃的椭圆星系,其辐射主要是无线电波。

红移:谱线移动到光谱的红端。这是因为天体朝着远离地球的方向运动,拉长了电磁波的波长。

逆行:行星的正常运动是由西向东,相反的视运动称为逆行,这是由行星与地球的相对运动决定的。

赤经:天球上相当于地球子午线的一条线,穿过天球两极,垂直于天球赤道。用时、分、秒表示,从0: 00到24小时由西向东递增。

塞弗特星系:核活动剧烈的星系,核心有一个黑洞,可能是类星体演化的后期。

恒星时:以地球真实自转为基础的时间系统:即从恒星升起的时间到恒星再次升起的时间(23: 56: 4)。

奇点:黑洞中心无限密集的点。

太阳风:太阳发出的带有点的亚原子粒子流。

时空:统一的四维宇宙(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受到质量的影响而弯曲。

光谱类型:根据恒星的温度和颜色,恒星分为O、B、A、F、G、K和M型:热蓝星,M型:冷红星。

黑子:是太阳表面相对较冷的黑暗区域,磁场可以穿透太阳表面。

超星系团:由数千个星系通过引力连接而成的巨大星系团。

超级恒星:恒星本身的巨大爆炸。

变星:亮度发生变化的恒星,可能是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影响。

黄道带:天球上沿黄道南北延伸9度的一条带。黄道上有黄道十二宫,太阳、月亮、除冥王星外的行星都运行在黄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