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口令
喇嘛和哑巴
一个喇嘛从南方来,手里拿着五斤重的昆木。
一个哑巴从北方走来,腰间别着一只喇叭。
南方的喇嘛在拉坤木,要用坤木换北方的哑巴说话的人。
哑巴不想换羊角换喇嘛的眼睛,喇嘛也要换羊角。
喇嘛挥动他的枪,画了另一个角。哑巴摘下他的喇叭,给了正在拔枪的喇嘛一个喇叭。
我不知道是蒂拉朝另一个喇叭哑巴开了一枪,还是另一个喇叭哑巴打了蒂拉。
喇嘛炖眼,哑巴吹喇叭。
扩展数据:
绕口令的特点是故意把几个双音节的、重叠的押韵或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容易混淆的词集中起来,组合成简单有趣的押韵,从而形成一种易读但有趣的语言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绕口令是语言训练的好教材。认真练习绕口令,可以使头脑反应灵活,气息运用自如,口齿清晰,避免结巴。也可以作为一种休闲搞笑的语言游戏。
绕口令以双重和一致的方式构成。
对偶式两句是对偶的,并列递进,如《四十》:“四是四,十是十;要说四,舌头碰牙齿;如果你想说十,不要把舌头伸直;要说四和十,就多练十和四。”最著名的二重绕口令是在中国民间流传的绕口令对联,如:“童子打桐树,桐树倒,童子乐;女孩啃着鸭头。鸭头是咸的,姑娘很讨厌。"
这副迂回对联谐音,相当迂回,巧妙组合。“求自由不自在,知自由自然自在;若悟如来,欲为如来,非如来,则为如来。”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别列出了四个“自由”和“如来”,四个表象的含义各不相同,耐人寻味。
一贯的绕口令是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句句深入,如:“远远看一堆灰,灰上蹲着一只乌龟,乌龟上蹲着一个鬼。鬼白提水,湿了乌龟的尾巴。龟要鬼赔龟尾巴,鬼要龟赔鬼水。”“黑化肥变灰,灰化肥黑。黑化肥变灰会挥发,灰化肥会变黑,灰化肥变黑会变灰。”
参考资料:
“绕口令”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