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执政时期的美国社会背景!最好是英文的,但是真的没有英文,中文也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骤然增强,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据全方位优势。美国经济在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到和平时期的转变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上述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增长。从1955到1968,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西欧国家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率在同一时期赶上了美国(法国5.7%,联邦德国5.1%,日本7.2%,英国2.8%),但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保持主导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美国经济经历了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纪录直到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才被打破。

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美国主导地位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以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以财政金融手段进行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其主要特征是不断依靠在国家预算中增加财政支出,依靠军令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型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尽管美国战后并没有对工业进行国有化,经济体制仍然保持着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和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是1945美元到1970美元。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每年有超过50亿美元投资于航空航天工业。美国政府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美国战后的经济繁荣有直接作用。然而,新科技产业的投资风险很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主动承担了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保持较高的出口水平,一方面通过“外援”项目下的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补贴美国部分产品的出口。在“外援”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占1949年美国出口的46%,50年代约为30%,60年代约为20%。此外,美国政府还在全国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实施社会保障政策,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一系列新的特点。首先,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黄金时代”。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美元。从1965到1970,美国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炭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铁产量的25%。1971美国有1.11亿辆汽车,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的农产品比1950年增加了一倍,一个农民可以养活47.338+0个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1)上述美国联邦政府加紧对经济的干预;(2)为应对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扩大商品和资本的出口,充分利用廉价的国外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大大获取高额利润;(5)战后美国国内政局相当稳定。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的传统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没有传统产业包袱的美国西部和南部地区,因为拥有新兴产业的原料——石油,所以特别适合发展飞机制造、石油工业、石化工业等新兴产业。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异军突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东北部的传统财团形成激烈竞争。比如太平洋沿岸加州的资本家组成了加州财团,控制了美国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在得克萨斯州南部,由于战时石油开采和军事工业的扩张,形成了得克萨斯财团。加州财团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成为美国第三大财团,实力仅次于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德克萨斯财团虽然实力不佳,但它经常与其他财团结盟,对抗东北的老财团,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美国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崛起,也对美国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战前,美国历届政府的权力主要由东北的财团控制,但这种政治局面在战后开始改变,西部和南部的财团逐渐与东北的财团在政治上展开竞争。美国的政权不再由东北部的“雪域”垄断,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开始分享政权。

第三,现代跨国公司在美国兴起。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跨国公司,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早期的跨国公司仍然以局部地区为中心,经济实力和业务多元化程度都没有达到现代跨国公司的水平。战后,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迅速发展的原因是:(1)美国在战后凭借经济、政治、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因此,美国垄断企业可以在海外自由扩张,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通过直接投资扩大和保持在世界市场的绝对份额,从而赢得高额利润。(2)美国政府对企业,尤其是大公司采取非常宽容的态度。从19年底到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三次企业兼并浪潮。第一波兼并发生在20世纪之交,主要是同一产业部门的大企业兼并小企业。第二次合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控制生产、原材料的供应和加工,最终控制销售市场。第三次合并浪潮发生在二战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以混合合并为特征,即在产品生产和销售上互不关联的企业进行合并和吞并,从而形成混合联合公司。这样的混合联合公司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以争夺美国国内市场为目标,而是以世界市场为导向,为世界市场设计商品,根据全球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不同分布在几个国家同时生产,把自己的财务和销售策略瞄准世界市场。结果,战后合并的美国大公司变成了现代跨国公司。他们拥有庞大的资本和广泛的业务范围,他们的商业运作强调“全球战略”,因此他们可以获得巨额利润。比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来的主业是制造汽车,但二战后,该公司不仅制造汽车,还制造飞机发动机、洲际导弹、潜艇、飞船和家用电器,并在世界各地设立子公司,形成全球产销网络,降低成本,提高利润。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注册成立了65,438+020家不同的工商企业,并将业务扩展到全球,在57个海外国家建立了65,438+050多家子公司,业务范围扩展到面包食品、人造纤维和纺织、建筑、旅游、印刷出版、金融保险等行业和部门。当然,电话和通信业仍是其主营业务。

最后,美国战后经济危机的强度大大降低。二战结束到60年代末,美国没有经历1929 ~ 1933的经济危机,但经历了5次经济衰退(或称5次一般经济危机)。美国战后经历的第一次经济衰退是从1948年到1949年,期间工业生产下降了8.3%,失业率达到5%。第二次经济衰退从8月1953持续到8月1954。工业生产下降9.1%,失业率达到6.2%。第三次经济衰退从1957年7月持续到1958年4月。时间虽短,程度却很严重。工业生产突然下降13.5%,失业率高达7.5%。1960年2月至1961年2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第四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6%,失业率在7%左右。从1969,10到1970,110,美国发生了战后第五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1%,失业率达到7%以上。从以上一系列数字可以看出,战后的美国经济虽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循环,但经济危机或衰退还是会偶尔发生,只是经济危机的强度不是很大。比如工业生产下降基本都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是这个时间持续的时间最短。另一方面,战后美国政府针对经济危机实施了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措施,即利用赤字财政通过通货膨胀来刺激总需求,以遏制经济危机的损害,避免大量企业在危机中倒闭,同时控制失业率的急剧上升,稳定社会秩序。当然,美国政府的这些国家干预措施,在解决危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债大量增加,通货膨胀加剧,难以回到过去,对7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

“阿波罗登月计划”

1959年,美国提出了“登月”的设想,即“阿波罗登月计划”。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阿波罗计划。

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飞出地球43天后,美国总统肯尼迪正式宣布:“美国将把一名美国人送上月球,并在10年内让他返回地面。”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计划”。

阿波罗计划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水星计划”,即将宇航员送上太空,测试人们在太空的活动能力。这个计划很快成功了。1963年5月5日,水星1发射,载人飞行34小时,绕地球21圈,宣告了水星计划的结束。

第二步是双子座项目。这个计划有两个目的,一是测试人在太空呆久了可能产生的生理问题,二是在太空对接两个航天器,从而为登月打下基础。计划的实施也比较顺利。1965年,“双子座3号”飞船进行变轨实验;同年,“双子座7号”和“双子座6号”进行了太空交会实验。双子座在太空飞行14天,航天员安然无恙。

第三步是“土星计划”,即建造能够将载人飞船送出地球进入月球轨道的强大火箭,最终完成登月计划。1965年4月,在冯·布朗的领导下,土星五号火箭研制成功。它全长85米,有30层楼那么高。它的第一级推力达到3500吨。土星五号是阿波罗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它的出现标志着美国在运载火箭技术上已经超越了苏联。阿波罗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

阿波罗飞船由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指令舱是飞船的核心部分,它最终将把宇航员送回地球。服务舱主要装燃料和航天员生活物资,包括氧气、食物和水;登月舱在登月时与母舱分离,所以宇航员登上了月球。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组织下,动员了2万多家厂商,12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400多万人参与。超过65,438+0,300个开发项目耗资250亿美元,历时9年。整个系统使用了300多万个零件。1967年,因为火箭发射台起火,三名航天员牺牲。

1969 7月21美国东部时间4: 017: 40,“阿波罗”在月球“静海”西南安全着陆。阿姆斯特朗率先走出登月舱,一步步走下楼梯,在月球上留下了我们地球人的第一个脚印。他激动地说,“这一步只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次飞跃。”奥尔德林紧随其后,踏上了月球。他们在月球微弱的重力下跳跃行走。“这是一个荒凉寒冷的世界,没有生命,没有绿色。故乡地球就像一个明亮的圆盘,悬浮在月球的高山上。”他们两人在月球地面竖起一块特殊的金属板,自言自语道:“1969年7月,来自地球的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我们为和平而来。”五名遇难宇航员的金质徽章被放在金属卡片下面。他们在月球上停留了两个半小时,将月球的电视照片传回地球,安装了三种科学实验仪器,并在月球上采集了约50公斤的石头和土壤样本。按照计划,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登月舱”离开月球,与等候在空中的柯林斯驾驶的“哥伦比亚”号指令舱会合,开始返回地球。24日,指令舱再入大气层,在太平洋安全着陆。阿波罗登月计划是成功的。

自阿波罗11成功登月以来,美国已先后进行了6次登月任务(阿波罗12、阿波罗13、阿波罗14、阿波罗15、阿波罗16和阿波罗17),除了。* * *前后有12名航天员在月球上长期停留(共302小时),利用“月球车”进行了远距离探索,采集了365.9公斤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1972 65438+2月,“阿波罗17”进行了计划中的最后一次飞行。从那以后,人类朝着新的目标前进。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面临的经济问题。

1969 65438+10月,* * *和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此时,美国的经济和政治正处于转折点。由于越南战争的巨大成本和长期赤字财政的后果,美国国际收支恶化,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导致美元危机。1971年,美国出现19年末以来的首次外贸逆差。由于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上升,许多国家政府将大量美元资产兑换成黄金,西方金融市场投机者趁机兴风作浪,抛出美元,买入黄金,德国马克升值。1971年8月,为应对西方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德国马克引发的美元危机,防止美国黄金储备严重枯竭,挽救对外支付困难局面,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美国尼克松政府宣布暂停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每盎司35美元的价格与美国交换黄金,对进口征收105438年6月+当年2月,通过华盛顿货币协议,美元正式贬值7.8%,美国官方黄金汇率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每盎司38美元。1973 1月,新美元危机再次爆发。2月2日,美国宣布美元再次贬值10%,3月西欧国家对美国实行浮动汇率。至此,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

1974 ~ 1975世界经济危机

1973 5438+00年6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产油国削减石油产量,导致油价飙升,形成所谓的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廉价的石油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一旦油价大幅上涨,立即打乱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甚至导致经济危机。

石油危机引发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随后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加拿大也卷入其中。1973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有一系列明显的特点。首先,与战后危机或经济衰退相比,西方国家的生产在这次危机中下降得更厉害,持续的时间也更长。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8.1%,其中美国的汽车工业下降幅度最大,下降幅度为32%。其次,股市大跌,企业破产严重。1974 65438+危机后一年的2月,美国道琼斯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危机前的峰值下跌了近一半。英国股市下跌更为严重,从危机前的峰值下跌了72%,甚至超过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幅度。第三,这场危机造成的失业人数达到战后最高纪录。在最严重的1975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每月失业总人数达到1 448万。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975年美国失业率高达9.2%。第四,危机导致大多数西方国家出现巨额国际收支逆差,国际贸易形势恶化。由于油价大幅上涨,除联邦德国外的所有西方国家都因石油支付大幅增加而出现国际收支逆差,逆差总额达392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保持国际收支顺差的日本也出现了52亿美元的逆差。与此同时,世界贸易总量在1975年下降了6%。

但是,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除了上述特点外,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这场危机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滞胀”。所谓“滞胀”,是指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70年代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只有60年代的一半。尤其是危机之后,经济复苏极其缓慢,出现了长时间的萧条,迟迟不能进入繁荣。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与萧条并存。根据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通货膨胀应该是刺激经济增长、治愈萧条和衰退的“良方”,但在20世纪70年代,这个“良方”失败了。危机期间,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英国最高,达到24%。危机过后,发达国家的通胀率居高不下,美国的通胀率甚至还在上升。1979年居民消费价格年增长率达到13.2%。即使是通胀率相对较低的德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指数也达到了5.1%。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幅度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害怕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很难继续使用国家干预的手段来刺激经济,从而更加难以走出经济萧条。

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导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固定资本投资不振,生产严重停滞。所有这些都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1975危机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仍在17万以上。在西欧,失业人数甚至在增加,从1975的520万增加到71978。大量失业加剧了西方社会的不稳定。

里根的“经济复苏计划”及其实施

在1980 11年6月的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里根以压倒性多数获胜,当选美国第40任总统。1981 2月5日晚,里根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提出了“经济复苏计划”。该计划长达300页,其主要内容是:削减联邦开支,大幅降低个人和企业的税率,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稳定货币的政策。显然,这个计划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理论。该计划的推出标志着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即从凯恩斯主义的干预主义扩张政策转向自由放任的紧缩政策。自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实行大政府、高税收、多管制、大支出的政府干预经济政策。里根上台后,美国政府根据他的“经济复苏计划”,运用不同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理论,开始实行小政府、低税收、少管制、小开支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里根强调,只有减税和解除管制,才能改善自由市场中自由企业的经济,从而打破美国经济的停滞状态,恢复其增长能力。

简而言之,里根政府的“经济复苏计划”的基本原则是:减税、减少管制、减少开支和控制货币流动。这些来自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经济复兴原理被称为“里根经济学”。

根据“里根经济学”制定的“经济复苏计划”,里根政府将1982的预算削减了414亿美元,1986的预算削减了958亿美元。削减预算后,要削减的项目覆盖面很广,从失业救济金到铁路和邮政补贴。但是里根政府没有削减国防开支。为了与苏联争夺霸权,里根政府甚至增加了军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星球大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在削减预算的同时,里根政府实行了减税、加速设备折旧和减少行政法规。1981年7月,里根的减税方案在国会获得通过,联邦政府税收将在1982年减少539亿美元,到1985年将减少100多亿美元。作为政府解除管制和减少监管限制的第一步,里根政府解除了对油价的管制。

里根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并没有像里根认为的那样迅速解决美国的经济衰退。里根上台后的头一两年,美国的经济还在衰退,没有复苏,财政赤字还很严重,特别是失业率高达9.8%,是战后最高的。然而,一个转折点还是出现了。从1983开始,美国经济开始大幅回暖,当年经济增长率达到6.2%,1984年达到7%。虽然美国的经济增长水平从65438再次下降到0985,只有3%,但直到里根即将离任才从65438下降到0989。在1989年6月的经济报告中,里根宣称:“今天,世界似乎获得了新生。那些怀疑美国人民的决心和经济复苏能力的人已经不再怀疑了。历史潮流正向我们走来,一些怀疑论者一度认为这一潮流远离了西方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事业自由的理想,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通过减税和减少官僚政府干预,我们调动了普通美国人的创造力,并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与繁荣时期。”

尽管里根政府利用货币主义和供给侧经济政策推动美国经济走出“滞胀”并取得巨大复苏,但里根政府未能减少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由于赤字高企,政府不得不大举借债,美国国债总额飙升。里根严厉批评其前任政府的高赤字,认为这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抵押我们的未来和我们子孙的未来”。但里根没有想到,因为减税和军费的不断膨胀,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增加最多的,恰恰是他执政期间。卡特政府时期美国的国债是9000多亿美元,但到里根政府末期,美国的国债已经超过了2万亿美元。这是对“里根经济学”的讽刺,对里根之后的美国经济也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尽管如此,“里根经济学”对解决美国经济的“滞胀”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及其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即世界经济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以及由其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微观层面的含义,即世界各地的公司和企业,无论大小,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业务,加强联系,拓展市场。网络经济逐渐形成。自从方便的浏览器在电脑上广泛使用以来,互联网在世界市场经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互联网不仅更有效、更广泛、更快捷地链接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业务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连接全世界的公司和企业。这种全新的企业与客户、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超级高效的现代电子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因高科技发展而产生的这种变化,必然促使更多甚至所有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公司尽快上网,成为电子网络世界市场的一员。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所产生的网络经济无疑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网络经济不仅提高了公司和企业的效率,而且加强了世界市场的深度融合,在世界市场上建立了更广泛的竞争机制。

宏观上,第二层次的世界经济网络化是指世界经济在资本流动、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原材料供应、管理和组织等方面日益相互依存,形成网络。在这个世界经济网络中,信用资本的收集、分配和使用日益集中,世界金融市场对全球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知识结构和专家系统的作用,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知识经济的作用,与日俱增;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者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网络化将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也加速了生产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即生产转移到成本最低的地区,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部分转移到世界各地的许多生产基地,企业的协调集中在世界各地的国际大都市,它们正在发展成为极其专业化的服务中心。世界经济在宏观层面上的网络化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广阔的前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网络化,世界经济的数字化发展也非常迅速。世界经济的数字化是“数字地球”对世界经济的直接影响,受到了世界各国政界、科学界和经济界的密切关注。“数字地球”实际上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个新阶段。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完备高效的卫星遥感技术和超高能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在新的世纪,人类可以整合全球各类自然资源、环境变化、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兼容从太空和地球深部测得的陆地生物、化学、物理等数据,建立新的巨型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真实地球之外的“数字地球”。在建立“数字地球”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将继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推进“数字地球”计划。例如,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受益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在新的世纪,美国将继续通过“数字地球”占领信息产业的制高点,推动经济不断发展。随着“数字地球”的建成,世界经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因为有了“数字地球”,任何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都将与互联网电脑屏幕上世界的三维图像和各种数据相关,世界经济的发展将更加科学、快速和有效。

世界经济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加深,世界经济的发展空间扩大,这对处于世界经济核心地位的美国和欧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的“新经济”和欧盟的欧元是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环境中产生的。

到2000年3月,美国经济史上又刷新了一项纪录,即美国经济连续107个月保持增长。20世纪最后10年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美国政府最终平衡财政预算,解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难以解决的巨额财政赤字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为美国普通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据统计,从1997到1998,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的年收入增长了3.5%,达到了38885美元的历史新高。虽然同期美国中等收入黑人家庭的年收入没有增加,仍为25400美元,但拉美裔美国家庭的年收入大幅增加,从1997年的27043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28330美元,增幅为4.8%。此外,美国贫困线以下的家庭(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65,438美元+06,530美元)数量也因为美国经济连续几年的增长而减少。这些家庭占美国所有家庭的比例从1997年的13.3%下降到1998年的12.7%。尽管如此,美国的贫富差距依然存在。美国统计局最新权威调查报告显示,尽管美国经济增长强劲,但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并未改变。统计显示,美国社会顶层的20%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8.9%,而到了1998年,也就是美国经济连续增长7年后,这个数字也已经提高到49.2%。然而,生活在美国社会底层的20%蓝领工人似乎并没有从经济增长中受益,因为他们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并没有改变,仍然是3.6%。事实上,上述数字在相当程度上表明,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正在扩大。来源:经济学人,10月9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