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总说命运难违。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
为什么?因为一般情况下,时间的流逝带给人的不仅仅是一个衰老的身体,还有不断增长的阅历。人生经历越多,相应的,记忆中的“无奈”也就越多。在这里,一旦有很多主观努力也改变不了的事情,人们就会有“天命难违”的感觉。
但颜小二只是把“缘分难违”当成一种略带负面的情绪宣泄,未免有些可惜。在“天命难违”中,有勇敢好胜的人需要学习的“敬畏”。
从“敬畏”的角度来说,“天命难违”是一种智慧。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孔子剥离了他那个时代天的“人格化的神的形象”,但并不否定天的意志,强调“敬而远之”。道家的老庄,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韩非等。对“天”的看法和他们那个时期的大多数人都不一样。当每个人都有上天的意志时,就倾向于把“天”当成“法”。
人们更熟悉“法”,然后利用“法”来搭我们的车,帮助我们,而不是“改变它”甚至“压制它”改变“法”甚至违反“法”是一种“傲慢”和“狂妄”,贪婪和无知就在动机之中。
合理范围的“傲慢”可以让人奋发向上,过度的“傲慢”就是愚蠢的“贪婪”。但是,好胜的人,如果过于自大,就会被自己的贪欲所束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规律”,一种难以违背的“宿命”。
1、“天”与“命”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对“天”的研究,甚至争论,已经有几千年了。
“天”,在夏商周时期的人们心中,曾经是一个可以主宰人的生死和朝代兴衰的“神”。
春秋时期,孔子保留了对“天”的敬畏,并不一定程度上否定象征“天”的“鬼神”,但也提出了“敬而远之”的要求,不供奉“淫祭”。孔子强调虔诚和敬畏。
荀子到了,心中的“天”就是“自然之天”。在这里,荀子更注重“人的主观努力”,荀子思想中的“天”或多或少受到道家、老子、庄子的影响。
道家老庄提出的“天”,对那个时代具有颠覆性的意义。他们剥离了约定俗成的“天意”,将“天”视为自然之日。在他们的理论观点中,有时“天”就是法,有时“天”就是道。
遗憾的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在人们开始怀疑“天”是否有意志的时候,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在这里,天空又一次变成了“意志日”。当然,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也有学者提出反对的观点,这些都是后话了。
千百年来,中国无数先贤圣贤纷纷发表看法,甚至争论“天”是否有意志。
今天,科学技术用客观事实告诉我们,我们头顶的“天空”是大气的一种表现。曾经让我们思考的白云,并不是“鬼神”居住的地方,而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结果。
不过话说回来,“天道有无旨意”并不妨碍某些人凭主观努力无法把握的“存在”。
换句话说,颜小二这些年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积累,所谓的“天命”,某种程度上是在告诉我们“人活在法中”。而这个“法”不是人制定的,不受人控制的,也不把任何存在视为“特殊”。
2.“天命难违”的合理性在颜小二看来,古代的意志、自然,或者科技揭示的大气主导、水汽点缀的“天空”,都不妨碍“天命难违”四个字里的“合理性”。
无论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在古代哲学家心中有没有“意志”,古代哲学家对“天”的态度一般都是两个字“敬畏”。
只有当你敬畏时,你才能理解知止。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命运”很可能是“规律进化”的结果。
对于“法”,人是以“法”的存在而存在的。如果不懂得“敬畏”,傲慢的后果将不堪设想。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导致的“泥石流”,这些不就是因为不懂得敬畏而自大贪婪的后果吗?
3.《难忘今宵》中的人生智慧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单看字面意思,很可惜,这种传承了几千年的“宝藏”一定有它的“精妙之处”。闫小二在这里说,对于儒家、道家等优秀传统文化,要懂得用欣赏的眼光去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对于我们的文化来说,任性和弄巧成拙是傲慢的,也是很可悲的。
言归正传,孔子曾经对天命有过非常直接的论述。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的“怕”不是“恐惧”,而是“敬畏”
“怕”有很强的“自保”之意,“敬畏”则是真诚之下的谨慎和“尊重”。
对于“命运”,我们知道如何真诚,但也需要知道如何尊重,谨慎和不忽视。这不是为了避免“伤害”,而是来自于“珍贵”。
换句话说,按照颜小二的理解,“敬畏”是一种严肃而虔诚的复杂情感。
至于“天命”,“天命难违”这几个字,传递的是自律、自信、自知的“敬畏”,而不是“悲观”的自暴自弃。
同时,这种“命运难违”中的“敬畏”,对于那些把“自我”放在第一位,把“欲望”放在第一位,行为荒诞的人来说,是一剂救命的良药。
这个时代,我们的经济发展很快,很少有人为温饱发愁。但也有很多人因为精神不振而发疯,比如“偶像化倒奶”“筹钱送弟弟出去”。也有所谓的职场人是“良师益友”,炫耀自己的聪明,靠压制、欺骗和傲慢,损人利己,自以为得丑,自以为聪明。
人是看重自知的,自知者心中有“惧”,而“天命难违”中的“天命”,是“万物发展规律”中人与人和谐相处、个体发挥最大价值的应有的生命和谐。这样的“人生轨迹”才算完整。
如果因为不知道而偏离了应有的生活“轨迹”,人就不会“和谐”,终日坐立不安,在恐惧和焦虑中虚度一生。这样的生活不是一种享受生活的姿态,更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应该有的生活。给那些不懂得敬畏和自大的人一点点“小惩罚”,似乎是一种“宿命”。长此以往,不知如何收敛,这种生活方式的结局很可能就是“涵养”之后的苍凉。
注:本文为闫小二哲学著述原创独家发布,如有处理、抄袭等侵权行为,一经发现将追究责任。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它们被入侵并删除(两周内)。请喜欢这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