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给扬州知府韩绰的信》赏析
原诗
青山隐隐约约是千里之外的绿水,秋天一直是江南草木未枯。
二十四桥上皎洁的月光,是晴朗的夜晚。你在哪里教人吹箫?
欣赏1
扬州的繁华,唐世炎说,历代诗人为它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格调悠扬,意境优美,流传千年。我不知道韩卓是谁。杜牧送给他的诗* * *有两首,另一首是《哭韩卓》。看来两人的交情很好。
首句落墨,化为远景:青山蜿蜒,隐于天际,绿水如带。“幽幽”与“遥远”的重叠用词,既描绘了一幅美丽婉约的江南山水,又隐约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空间距离,悠扬的音调似乎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柔情。欧阳修《走在沙滩上》:“愁越来越远,远方如春水”,“青山处处有,青山外行人更”,可见杜牧这首诗的意蕴。此时季节虽已过深秋,但江南草木未枯,景色依旧美丽。正是因为诗人在深秋难以忍受的压抑和冷落,他对江南的青山绿水格外依恋,对远离繁华繁花似锦的故乡的故人念念不忘。
江南美景数不胜数,诗人记忆中最美的印象是扬州“月桥见仙”的景色(胡璋《游淮南》)。难道你没听说“人间有月夜,流氓有扬州”(许宁《忆扬州》),更何况当地景点二十四桥上还有仙女般的美女可看?二十四桥,说到扬州原有的二十四桥,也是吴佳砖桥,因古代二十四位美人在桥上吹笛而得名。“玉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美丽洁白的女子,也可以比喻一个风流潇洒的才子。从送诗的做法和最后一句的“教”字来看,这里的玉人应该是指韩绰。元稹《莺莺传》中的“疑是玉人”一句,可以证明中晚唐时期玉人作为人才比喻的用法。诗人本该问候朋友近况,却故意以戏谑的口吻调侃韩楚,问他是在哪里教妓女们在秋后的每晚唱歌玩耍取乐的。这样一来,不仅韩绰的迷人才华隐约可见,两人亲密深厚的友谊也得以重温,调侃中也微微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十年扬州梦,赢得青楼恶名”的感激之情,从而为这首诗增添了不少魅力。杜牧也善于把这种调侃放在悠扬、唯美、俊朗的画面中,所以虽然写情色,却不至于变得轻浮。这首诗巧妙地将二十四美人在桥上吹笛子的美丽传说与“月色桥上见神仙”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客观上造成了“玉人”指的是艺妓和舞女的恍惚印象。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看到了月色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笛的美人,宛如一个洁白光滑的玉人,仿佛听到了悠扬的啸声飘荡在江南寒冷的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如此美好的境界,早已远远超出了调侃朋友的初衷。它唤起的不是风流才子的放荡生活,而是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秋末之后依然如此美丽,春意浓时又会有多迷人?这种内在的趣味,精妙的思想,“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的寄托,“什么能解,什么不能解”(见叶燮原诗)的借鉴,是这首诗成功的秘诀。
欣赏II
这是一首思念朋友和故乡的七言绝句。作者杜牧,名,晚唐诗人。他年轻时不上进,也不想在科举考试中出人头地。他依仗家族的势力,四处游历,把感情留在了山川之间,尤其是在当时的扬州,在青楼妓馆小有名气,被当时的人们所嘲笑。有诗人自己的一首诗“感扬州梦十年,得青楼名”为证。
在本文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文字插图阅读和理解古诗词。至于课文内容,应该先简单介绍一下,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最后背诵全诗。不要只要求背诵,忽视对诗歌的理解,让学生生吞枣。
全诗大意如下:北望扬州,青山依稀可见,流水遥遥,江南草木欲枯,扬州人不宁。明月当夜,二十四桥上笛声处处可闻,但如玉的男子今夜何处教人吹笛?
回过头来看,我们知道作者年轻的时候在扬州旅游了十几年,整天都在呼朋唤友中度过。虽然他后来悔悟了,科举做官了,但是过去的孟浪岁月怎么会突然消失在他的心里呢?尤其是青春的那段经历,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更何况这里的主角是所谓“晚唐诗坛双子星”之一的杜牧?所以,在了解了诗人的独特经历之后,我们就很容易体会到这首诗字里行间深深的留恋和失落。
作者从诗中的景物描写入手,以淡淡的青山碧水为背景,勾勒出一个忧郁忧郁的江南秋景图。其中的一草一木,一月的一桥,笛声和水声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诗人敏感而精灵的神经。已经二十年了。回想起来,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然而,故事中的人物已经是老死不相往来了。二十四桥还在,冷月无声。岁月让人无情地老去。玉人还在桥边吹笛子吗?
世界文学的美,多如繁星。而小杜的这首七绝诗,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清新悲凉的思念之情。千百年后,依然让人一次次叹息叹息!
最后,让我们再来欣赏这首优美动人的唐诗:
给扬州知府韩绰的信
(唐)杜牧
青山隐隐约约是千里之外的绿水,秋天一直是江南草木未枯。
月夜二十四桥,玉人何处教口交?
欣赏3
很多扬州人都很清楚小杜在扬州的遭遇。其实,杜牧到扬州才两年,留下的不仅仅是“名薄情的青楼”,还有很多优美的诗词歌赋,还有《罪言》之类的名作。这首《致扬州知府韩绰》,曲风悠扬,意境优美,流传千年,足以让扬州人永远记住它的作者——俊朗飘逸的杜朗。
这是一首谜一样的诗。当然是个谜,各有各的猜测。
“江南草秋未枯”和“无”一直并存。我宁愿相信原文是“草未枯”,否则真的是平平淡淡:秋已过,江南草木已枯...这又不是浪漫的杜朗写的。正是因为诗人在深秋难以忍受的压抑,才格外依恋江南的青山绿水,格外思念远离繁华之地的故友。更何况这是秋天的寒夜,不管玉人是谁,都冻得瑟瑟发抖,吹着笛子。这个月夜有什么诗意?小杜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是对朋友的怀念和嘲讽,注定是温暖而不是凄凉的。可见“魏”与“穆”之差,一日千里。
《二十四桥月夜》,“二十四桥”在哪里?是一个座位还是二十四个座位?千百年来,没有定论。我宁愿相信这只是诗人空空的手指。如果桥是桥,最后一句话从何而来?当你问“哪里”时,地点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当然,如果杜牧此时正站在一座名为二十四桥的桥上,那就另当别论了:我站在二十四桥上,月光这么好。我的朋友韩绰,你在哪里?但实际上,杜牧远在异乡,做的是送诗。按常理,诗人此时思念的是扬州和远方的朋友,思绪自然会画到他曾经生活和哭泣的扬州城周围,而不是局限在扬州城内的一座桥上,也不会问“你的朋友在哪里?”当然也可以是二十四桥,不过扬州能赏月吹笛子的桥好像没那么多。杜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Suan博士”经常用数字写诗,如“南朝四百八十殿”、“汉朝一百四十五官”、“三十六宫秋夜”等等,无法深究。总觉得宋代沈括《孟茜谈》中对“二十四桥”的考证是迂腐牵强的,不仅对杜甫诗歌的趣味考证甚少,而且考证本身也是错误的。扬州城以桥多而闻名,有“桥郭船”和“车马不如船”。杜牧当以“二十四桥”白指扬州桥,也指扬州城以桥相连。
“玉人哪里教口交?”“玉人”指的是一个美丽白皙的女子,这是一个压倒性的说法。不过,我宁愿相信玉人指的是我的朋友韩绰。因为玉人也被用来形容风流潇洒的人才。与杜牧同时代的元稹《莺莺传》中有一句“我怀疑来了一个玉人”,这是玉人比喻有才能的人的用法,可以证明。从送诗的做法和最后一句中的“教”字来看,诗人本来是问候朋友的,却故意以戏谑的口吻戏弄韩楚,问他秋天过去了,每天晚上在哪里教妓女吹笛子取乐。
所以我对这首诗的理解是:“青山隐隐,流水悠悠;季节已过深秋,江南却郁郁葱葱,景色依旧。小桥相连的扬州城,笼罩在美丽的月光下。韩卓先生:你在哪里教漂亮的人吹笛子取乐?”这样,不仅韩绰的迷人才华隐约可见,诗人与友人的亲密情谊也跃然纸上。内在的趣味,精妙的思想,“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的寄托,“什么能解,什么不能解”(见叶燮原诗)的借鉴,是这首诗成功的原因。
一首短诗如此谜一般的朦胧,怎能不流传千古?奥秘诱人,往往不是硬件解码。谜底往往不止一个解,所以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经历、审美趣味,有不同的见解。
神秘是虚幻的。如果它能被美丽的物体所承载,那么它的神秘仍将是一个谜,但至少它能让人玩弄它。现在瘦西湖上的白玉桥是一个谜的载体。在新建的24号桥旁边有一个解释标志,说新桥长24米,有24个栏杆和24个台阶。所以,我不止一次听到游客说:哦,难怪叫二十四桥。它有许多二十四座桥...真的很无语。最近突然发现指示标志取消了。反正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事情,不如就让它朦胧吧。
也许我们应该远远地看着精致玲珑的新24桥。远远的看,远远的背小杜的诗。有闲时,不妨坐在树荫下,闭上眼睛,一边默想我们心中的二十四桥,一边吟诵:“二十四桥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笛?”
注释翻译
⑴韩绰:未知。杜牧还有一首诗《哭汉绰》。法官:观察使节和我们使节的下级官员。当时韩绰好像是淮南省的判官。
⑵条:指久远的河流。一个是“瑶瑶”。
(3)草不枯(diāo):一种是“草枯”。褪色:枯萎。
(4)二十四桥:二十四桥。北宋时,沈括在《孟茜笔谈补笔谈》卷三中记载了各桥的位置和名称。据说有一座桥叫二十四桥。李斗《扬州画集》卷十五:“二十四桥是吴佳砖桥,一座红药桥,在宰熙春台后面,...扬州崇尚词序云,桥因古代二十四美人在此吹笛而得名。”
玉人:美男子。这是杜牧对韩绰的戏言。一指扬州艺妓。老师:制造,制造。
白话翻译
青山在千里之外,江南草木秋未枯。
二十四号桥上的明月,映着幽幽清夜。你现在在哪教人口交,美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被任命为御史,从淮南回到长安担任幕府后写的。具体成书时间约为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秋或开城元年(836)。唐文宗大和七年(833)至大和九年(835),杜牧为淮南刺史,是韩绰的同僚。
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的繁华大都市。到处都有许多商店、商人和餐馆跳舞亭。“每重城朝夕,常有绛纱灯笼数万盏,在空中闪耀,九里三十步街,珠翠满吞,宛若仙境”(《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唐·》杜牧,“放荡不羁”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下,常出没青楼崇尚亲情,风流韵事多。韩绰在这方面是他的同事,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作为礼物。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Xi)人,宰相杜佑之孙。公元828年(太和二年)进士,历任江西刺史、幕僚、淮南刺史、牛森如。他曾任御史监,后又任司勋外交大臣,最后担任中书官。自以为有帮助世界的才能。这些诗大多引用陈的作品。一首关于风景的抒情诗是如此美丽而生动。人们称之为小杜,李商隐统称为杜晓丽,与李白、杜甫不同。传世的《樊川文集》有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