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孝文皇帝拓跋弘简介:立志改革,增强国力,南迁中原,彻底汉化。
北魏孝文帝袁弘是一位成功的改革家。他进行的改革是要把一个民族从旧的奴隶社会带到新的封建社会。它也将一个国家完全融入另一个国家。他是汉化政策中执行得最彻底的少数民族之一,所以他的族群鲜卑成为当时第一个被汉族融合的少数民族。
决心改革、增强国力的拓跋宏的父亲厌倦了当皇帝,以至于在公元471年把皇位让给拓跋宏,然后整天谈经学,修身养性。他想离开这个世界,逃进一扇空门,但他仍然记得尘世的事情。否则,他怎么会假惺惺地退位修行,却仍然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就不会因杀害冯太后的情人而被冯太后毒死呢?想超凡脱俗的皇帝最后落入红尘,再也没有回来。
拓跋宏年轻时即位,万事有大臣辅佐,父亲拓跋宏也经常过问军务。后来,冯太后毒死了拓跋宏,然后作为皇太后来到朝廷听政。
冯太后在拓跋宏接受汉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冯太后非常重视拓跋宏的培养,所以专门为他安排汉族教师教授经学。冯太后对拓跋宏也很严格。他年轻时就对培养自己独立的性格感兴趣。寒冷的冬天,让他穿上单衣,锁在空房间里,连续三天不吃饭。拓跋宏起初经常与冯太后发生矛盾,后来逐渐顺从了她。尤其是知道父亲被冯太后毒死后,拓跋宏更加了解冯太后的性格,所以对冯太后更加孝顺,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向她汇报。看到拓跋宏如此孝顺,冯太后着力指导他处理国家大事。
冯太后协助拓跋宏制定的第一项政策是工资制度。北魏是由部落联盟转化而来,还有一些原始部落的残余,所以没有文武官员的俸禄。起初,文武官员的生活来源来自战争。每当他们征服一个地方,他们就掠夺它。但统一中原后,战争日益稀少,不能再靠战争获取财产,却发不出薪水,只好靠贪污剥削人民。这种现象的泛滥逐渐给北魏的统治带来了危机,北魏的统治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始终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反抗。公元484年,拓跋宏正式下令实行俸禄制,规定凡犯有一件以上贪绢者一律处死,凡枉法者一律处死。自实施以来,已有40多人因腐败被判处死刑。拓跋宏的叔公李弘,当时是秦、彝两州刺史,应该以贪污受贿处死。然而,因为他是一个显赫的官员和贵族家庭,地方官员不敢得罪他。拓跋宏亲自审问,然后给他死刑。一时间,北魏官方施政出现了比较明朗的天气。
拓跋宏在整顿吏治,解决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后,宣布在全国实行均田制,以解决西晋末年以来,豪强地主趁机兼并土地,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的问题。规定所有15岁以上的男女都可以获得政府授予的土地,即领取土地。男的可以各得40亩,女的可以20亩。当他们老了或死了,他们会把土地还给国家。每个男人也可以分到桑田或麻田,世代相传,奴婢也可以不还而得到土地耕种。均田制的实施,解决了农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但强大的地主却占有大量土地,导致国家控制的耕地和农民户籍越来越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均田制也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采用,成为封建农业的一项重要制度。
南迁中原,彻底汉化的拓跋宏,是北魏统治者中推行汉化政策最彻底的一个。他还从外到内一步步进行中国化改革。首先,他改革了教育制度。礼乐弘扬,风俗端正。他们祭祀中国的圣人尧、舜、周公等。他们还尊孔子为天下之父,在中书省悬挂孔子雕像。然后把中国书法的学习改为国家的学习,完全按照汉族的教育制度建立北魏的教育制度。公元490年,冯太后病逝,拓跋宏认为这是汉化的大好机会,于是完全按照儒家礼仪哀悼。鲜卑贵族劝他按鲜卑规矩办丧事,拓跋宏拒绝了。
拓跋宏在完成教育制度改革后,逐渐触及鲜卑保守势力的核心利益。为了将鲜卑人迁离世代居住的北疆,使鲜卑保守势力失去反对基础,也为了进一步巩固北魏在中原的统治,拓跋宏下令征讨南齐,并借机迁都。此令一出,大臣们纷纷反对。拓跋宏勃然大怒,怒气冲冲地对大臣们说:我的国家是我的国家,不关你们的事!现在我要去南方。要不要出来拒接电话?在野党领袖拓跋澄也不甘示弱,说:陛下,虽然这个国家是您的,但我们作为国家的大臣,不能保持沉默!拓跋宏没有办法,就在拓跋澄退朝后拦住他,对他说:我刚才讲的事情,并没有你我想象的那么简单。现在平城这个都城只是一个用的地方,不是搞民政的地方。我这次名义上是攻打南齐,实际上是想迁都中原。你是怎么想的?拓跋澄听了这话,如梦初醒,赶紧跪下认错,表示支持迁都。拓跋宏又问:现在我们鲜卑人墨守成规,不想改变。你觉得我该怎么办?拓跋澄说:只有不平凡的人,才能做不平凡的事。下定决心就好。他们能做什么?拓跋宏听了非常高兴,于是按照计划行事。
公元493年,拓跋宏率领30万大军南下洛阳,并在此驻扎。接着,拓跋宏下令修建洛阳,并派人回到平城宣布迁都。公元494年,拓跋宏正式迁都洛阳。
把保守势力从根据地赶走后,拓跋宏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4年,拓跋宏下令禁止穿胡服,全部改为汉服。公元495年,下令禁止说鲜卑语,全部改为汉语。公元496年,拓跋宏终于将鲜卑人的复姓全部改为汉人的单姓,将拓跋氏改为元氏郡,将巴巴氏改为孙昌氏,将大Xi氏改为Xi氏,将B改为氏,将乌木氏改为木氏,将独古氏改为刘氏,并将鲜卑人的118姓氏全部改为汉人姓氏。同时,拓跋宏还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迁都洛阳的鲜卑人都是洛阳人,死了也不准运到塞北。
拓跋宏树立了榜样,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国学素养很高,古诗词很有造诣,文章也写得很好。不仅如此,他还下令为王公建立专门的学校,让王公贵族的子女入学,学习儒家经典。因为拓跋宏积极兴办学校,收集各地书籍进行研究整理,北方的文化开始复兴。
拓跋宏也推崇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北魏时期有6478座寺院,77200多名僧尼。拓跋宏还下令修建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494年开始修建的龙门石窟。此外,宾阳中洞是袁弘迁都洛阳后修建的石窟之一。洞前壁左右各有两幅原大规模的慈禧太后浮雕画,粗犷豪放,气势磅礴,是北魏风格的代表作品。北魏书法在拓跋宏的重视和倡导下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字体刚劲有力,独具特色,逐渐形成了渭北字体,深受书法爱好者的重视和喜爱。
拓跋宏在关注汉化改革的同时,也不忘统一全国。他曾在一次南征中留下这样一句诗:白日苍穹无疑,临江左隅无人。
直接表明了他统一天下的野心。自从亲政以来,拓跋宏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几乎每年都在试图征服南齐。公元497年,拓跋宏乘南齐内乱之机,率领20万大军南下,连接新野、南阳、彭城。萧鸾非常害怕,于公元498年死去。拓跋宏本来可以借机南下,但是北魏发生了内乱。情急之下,拓跋宏以不砍丧为由,下令撤军。
拓跋宏在撤退的路上病倒了,然后他亲征养病,然后北上攻克高车,然后平定高车。公元499年,南齐出兵攻魏,企图夺回北魏占领的永州诸郡。拓跋宏再次亲征,大败齐军,落荒而逃。
拓跋宏虽然大获全胜,但由于长途跋涉劳累过度,又病倒了。然后死在古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