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要吃月饼?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服蒙古人的残酷统治,起来反抗元朝。朱元璋欲联合抵抗力量,元朝官兵严密搜索,苦于消息无法传递。于是刘伯温想出了一个计策,命令王昭广做蛋糕,并把写有“八月十五日起义”字样的纸条藏在蛋糕里。然后分别发给各地起义部队,通知他们在8月15日晚响应起义。因此,元朝被一举推翻。为了纪念这一成就,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尤其是在东北,有“八月十五大子被杀”的说法。
无论月饼起源于哪一代人,都是全世界人民的心愿,用圆月来表现人与人的团圆,用圆月来表现人的永生,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祈求丰收和幸福。
有人认为,自古以来,吃月饼、送月饼都与中秋节有关。事实上,并非如此。初唐时,原来只有农历八月初一是节日,没有十五。相传,后来唐朝明太祖在八月十五的夜晚到月宫游玩,所以民间把八月十五作为中秋节。中唐时期,人们开始在八月十五晚上上楼赏月,那时还没有月饼。说起月饼,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然而,那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无关系。当时的月饼也和现代的月饼有很大的不同,只作为蒸食出现在食品市场。
在明朝,月饼确实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当时,在北京有一种装满水果的月饼,人们在中秋节自己做月饼吃,并送给朋友和亲戚,以表达团聚和祝贺。那时候的月饼大小形状都很不规则,差别很大,名字也比较特别。
例如,在山西省介休县,在中秋节,当地人有围坐在一起分享团圆月饼的习俗。他们制作了许多有趣的月饼,如男士用的月牙月饼,女士专用的葫芦月饼,以及专门为青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和“男妓”等月饼。名字很多,等等。明代制作月饼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一些月饼的饼面上出现了“月中蟾兔”等装饰图案。其精美的设计、优美的构图、精致的图案让人享受艺术,既充分体现了月饼制作者的匠心,也反映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们团聚或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中秋节,厦门人赏月吃中秋月饼,还有一个郑铮成功驱逐荷兰、收复台湾省流传下来的“打饼会冠军”的民俗活动,颇有意思。中秋节有63个蛋糕,大小不一。* * *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状元、第二名、花探、进士、举人、秀才。每个人轮流往碗里扔六个骰子,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数得到蛋糕,最终赢得“状元”。300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人中间流传,厦门的蛋糕店和工厂会在中秋节前后大量生产这种蛋糕。
聚在一起打饼博冠军是厦门人庆祝中秋节的独特习俗。相传300多年前在厦作战时,郑部为了解除将士的后顾之忧,鼓励和鼓舞士气,帮助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省,经过一番商议,与驻扎在锦鸿本部33-44号的后政厅工作人员,巧妙设计了中秋大饼,让全体将士在凉爽的中秋之夜愉快作战。
蛋糕按“会”算,一般四五个人适合一个“会”。“回”糕模仿科举制度,由一个庄媛糕(最大)、两个对门(第二名)糕、四个三红(探花)糕、八个四进(进士)糕、16两举(举人)糕和32个一秀(秀才)糕组成。这是古代四级科举的象征。古代的府级考试和青年学生被称为秀才;在获得乡镇考试(省级)后,成功的候选人被称为陪审员;在首都礼部开会的叫龚升;皇帝亲自主持的宫廷称为进士,分为三部分:一是前三名,即状元、第二名、探花,俗称第三丁甲或第三纪;二甲基的名额多,三甲的名额多。古代皇帝选状元,考虑的不仅仅是才华和相貌,还有姓氏和名字。比如永乐二十二年(1424),进士状元孙就是。明成祖认为和的结合是一个“暴力”字,是不吉利的。降为第三名,第三名邢宽义改为状元。这说明状元不一定是一代“才子,长得像潘安”的人,第三个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所以厦门饼的“三红”质量特别好,就是这个意思。
一套***63饼以“三比九”为基础,三和九是我国人民的吉祥数字。
起源于厦门的“薄饼”,随着郑成功收复台湾省而在台湾省流行了三百多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江南又叫八月节。八月节的起源和繁荣与南京有关。
作为新年的季节,中秋节的产生较晚,但赏月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晋时期,南京的“牛竹戏月”是至今影响最大的故事,甚至演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喜闻乐见的中秋节。
牛渚(今采石矶)汉代属丹阳郡(今南京)秣陵。《续汉书·郡县志》说,秣陵县有“南牛渚”。早在1600年前,东晋在南京(当时叫建业)建都,镇守牛渚的谢尚在月夜泛舟牛渚河上。听说他在租船上讽刺了自己的诗《咏史》,大为赞赏,便邀他渡舟。这个人就是袁弘。一拍即合,一直背诗到天亮。当时,谢尚是镇西将军,而袁弘只是一个以出租为生的穷书生。因为对人才的尊重,他们打破了地位壁垒。袁弘得到了谢商的称赞,从此名声大噪。谢商戏月,袁弘前有咏史,士子后有追月,所以船工、走月子层出不穷。唐代大诗人李白到金陵得知此事时,曾写诗说:“牛渚泅水五章,昔闻,今为何谢袁家郎?”感情上,去城西的孙厨餐厅“玩月亮”。唐代欧阳湛的《月上诗序》也说:“戏古月,谢傅鲍氏,遥望楼阁,明楼中,皆戏月。”唐朝明成祖夜游月宫,这些就是流传至今的故事。
八月十五日,当届三秋,它被称为中秋节。中秋节,气温凉爽,天高气爽,月亮正中天空。为了在最好的季节赏月,人们都爱在这个时候赏月,从唐代开始逐渐演变成一个节日。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在宋代,人们在中秋节晚上吃瓜果和圆饼,这就是月饼的开始。苏东坡有句诗“饼干如嚼月”。南宋中秋之夜,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竞相放水灯,蜡烛摇着月光,格外壮观(后来南京将水灯移至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原水灯”)。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八月初二,徐达攻陷元朝,消息传来,朱元璋喜出望外,急忙传令,让全体将士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与民同乐,并将当年开战时秘密送来的“月饼”作为时令糕点送给大臣们。此后,“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越来越多,如碟状,成为馈赠佳品。在南京的这个夜晚,人们粉刷月宫,展示新鲜水果和月饼,点燃熏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玉兔捣药”的故事,并竞相放水灯等。,非常热闹。从那以后,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中秋之夜都非常热闹。北方人在这一天吃月饼和水果,买男妓给孩子玩。“男妓”,可分为纸画、布装、泥塑,有兔头,衣服五颜六色。或坐或站,或捶杵,或骑兽升旗,都是非常独特的。
南方人喜欢在中秋节吃月饼、新鲜的莲藕、煮熟的菱角、柿子、石榴和糖梗。南京人是夜月的客人,他们一定要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应该是桂香的时候上市,肥而不腻,好吃。喝完之后一定要吃一小块糖芋头,浇上肉桂浆。美不言而喻。“桂浆”因屈原《楚辞·少思明》“助北闭关饮桂浆”而得名。肉桂果肉是一种桂花,在中秋节前后采摘,用糖和酸梅腌制。江南女子善于把诗词歌赋变成餐桌上的佳肴。
据郑德江宁县志记载,每逢中秋之夜,南靖人必赏月,称之为家人的“庆团圆”,团坐饮酒的“圆月”,赶集的“踏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和戏月桥。清代狮子山下建有观月楼,都是供人赏月的,玩玩月桥的人最多。当明月高挂时,人们一起去月亮塔玩月亮桥,以看玉兔为乐。
打月桥位于秦淮河,夫子庙旁边,名妓马湘兰的府邸。这天晚上,文人聚集在桥上吹笛子,唱歌,追忆牛渚把玩月亮,给月亮写诗,所以叫把玩月桥。明亡后渐衰,后人有诗曰:“风流南宋已尽,留西风长板桥,但记得坐玉人桥,月下教笛。”龙板桥,原月亮桥。
民国以后,南京是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社会畸形发展。在孔庙前,举行了宴会。八月十五日,当官的傅家在秦淮边泛舟玩月,千家万户苦不堪言。当时流行一首歌:“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在楼上吹笛,有人在楼下皱眉。”另外,这个时候有很多老痕迹,河水污染,所以涉及的游客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