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文化是如何发展的?
哈拉帕文化,印度文明的开端20世纪70年代至30年代初,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931处遗址,其中包括大小城市的10处遗址,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哈拉帕和摩亨佐律界英豪。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一地区的文化为哈拉帕文化。
1875年,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卡宁厄姆在《印度考古年鉴》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讨论了他对哈拉帕遗址的调查结果。1921—1931年,英国学者约翰·马歇尔和印度考古学家拉·巴纳吉等人对这两处遗址进行了系统发掘,取得了许多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哈拉帕文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罗帕,南至阿拉伯海附近的康吉塔尔,东至北方邦的阿拉姆吉尔普尔,西至巴基斯坦和伊朗边境地区的苏特卡根杜尔。东西长约1550 km,南北长约1100 km,总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
位于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750年的哈拉帕文化,是由土著印第安人德拉维达人创造的。哈拉帕和莫亨佐·律界英豪两座城市的规模和结构布局非常相似,总面积各约85万平方米,由西边的上城(卫城)和东边的下城(商业区和居住区)组成。卫城是政治和宗教的中心,是权力的象征。城周围有城墙和防御塔,城外挖有护城河。上城有一个84平米的大浴池,大浴池周围有很多建筑,包括官邸、会议厅、谷仓等。市中心街道整洁,商店随处可见。街道用方砖铺成,下面有四通八达的排水系统。哈拉帕文明的城市文化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哈拉帕文化的另一个成就是篆刻。篆书是最早的印度文字,它与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一起,构成了古代东方最早的四种文字类型。
印章文字主要刻在由皂石、象牙、赤土和铜制成的印章和护身符上。据统计,大约有3000个印章,500个左右的字。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人们并没有解读它。
大约到公元前1750年,繁荣了800年的哈拉帕文化突然毁灭了。原因一是雅利安人入侵后的大屠杀,二是天灾造成的破坏,三是内部的阶级斗争。
佛教的兴起、发展和传播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地区。对古印度影响较大的宗教主要有婆罗门教、耆那教、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其中,佛教不仅对古印度影响很大,对东方乃至西方都有影响。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古印度最早的宗教是雅利安人创立的吠陀宗教,形成于吠陀时代早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000年),其宗教经典是《吠陀经》。这个时候的宗教,一是信仰多神教,二是崇拜自然。在吠陀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的出现,印度社会出现了瓦尔纳体系——等级制度。随着奴隶经济的发展和奴隶国家的出现,在吠陀时代后期(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000年-公元前600年),吠陀演变为婆罗门教,完善了影响了几千年的种姓制度,即根据不同的社会划分和不同的社会阶级而形成的等级制度。4世纪左右,婆罗门教吸收了其他宗教的一些教义和各地的宗教信仰,逐渐复兴。8、9世纪,婆罗门教经过宗教大师商羯罗的改革,演变为“印度教”。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恒河流域的工业、商业和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富裕起来的手工业工人和商人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越来越不满,各种思潮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佛教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6-公元前486)。根据传说,他在29岁时出家,寻求治愈人类苦难的方法。六年后成佛,尊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牟尼人的隐士”)。后来在恒河中下游招收弟子,传教40余年,逐渐传播了佛教。
佛教创始至公元前4世纪为早期佛教(也称原始佛教)时期。这一时期的佛教吸收了婆罗门教的灵魂转世和轮回因缘的思想,创造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基本教义,即四谛(真理)论、缘起论和三法印。此外还有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奸淫。不撒谎也不喝酒。
佛教所宣扬的教义和“众生平等”的理念,很快得到了除婆罗门之外的两个层次的支持和拥护,并迅速发展起来。在阿育王、卡尼塞加和杰日国王统治时期,佛教被确立为国教。
佛教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几次分裂。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50年,佛教分为“持教部”和“俗教部”,之后又分出了许多教派。1世纪前后,民部部分部落演变为大乘佛教,他们将上座部落降格为小乘佛教。7世纪,大乘佛教中还有一个教派——密教,也叫“金刚乘”。最终形成了大乘、小乘、密宗三大流派。
随着佛教在印度次大陆的兴盛,向国外传播是必然的。从公元前10年前后,佛教三大流派经北路和南路传到东亚和东南亚。最后,被称为佛教北传的大乘,在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北部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它的主要经典是梵文大藏经,也被称为中国佛教。小乘佛教,又名南传佛教,曾在中国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云南传播和发展。其经典是八里藏经,又称八里佛教。密宗与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相结合,发展为喇嘛教,其经典为《西藏大藏经》,故又称藏传佛教。后来传入青海、内蒙古、尼泊尔、锡金、蒙古、西伯利亚等地。这样,佛教在印度以外的亚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到18世纪中叶,佛教从东南亚传入欧美,从此佛教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随着9世纪印度教的兴起和10世纪伊斯兰教在印度的传播,佛教开始衰落,到13世纪,佛教在印度基本消失。公元19世纪,佛教从斯里兰卡回到印度,逐渐复兴。当今世界的佛教仍然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
自然科学与建筑艺术古印度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尤其是在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方面。
古印度的天文学是宗教祭祀活动的产物,是农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吠陀时代早期,吠陀经典记载了关于宇宙起源的问题,已知7大行星和28个星座,很多地方提到了日食和月食。根据月亮的盈亏,人们还编制了天体图,制作了农历。
在古印度的阴历中,1年是360天,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每五年一个月。前期分为春、热、雨、秋、寒、冬六季,后期分为冬、夏、雨三季。
到笈多时代,古印度的天文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圣人(476-550)在他的著作《圣人集》中大胆地提出了地球自转的理论。被誉为古印度天体文学巨匠的明代巨匠(114-1185)所著《珠上》一书,在世界上首次证明了地球悬浮在太空中,具有底火力量。
古印度在数学方面的贡献非常突出。阿育王时代,印度人发明了数字符号,并在5世纪发现了“0”。“0”的发现在数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到了8世纪,印度人创造的1-0的数字符号传入了阿拉伯,并从那里传到了欧洲。我们今天使用的所谓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创造的。
古印度的几何和三角学知识在建筑实践中发展很快,古印度人已经知道了勾股定理。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圣算出圆周率为3.1416。
被占领时期印度的医学起源于陀吹时代。在经典的《阿维纳吠陀》中,记载了77种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人生吠陀》一书,列举了760种药物,介绍了许多疗法,其中一些至今仍在印度使用。在其他吠陀经典中,也有解剖学、病理学、胚胎学、麻醉学和治疗学的记录。
生活在公元1-6世纪的古印度两位著名的医生苗文和蒲拜塔,对古印度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古印度的建筑艺术令人眼花缭乱,其基本特征是与宗教密切相关。佛塔、佛寺、石柱、石窟、佛像是印度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特别是阿育王法器石柱、三尺宝塔、阿旃陀石窟的艺术最具代表性。
伊斯兰建筑艺术的代表是泰姬陵。建于1632-1654。整个建筑由大理石构成,被誉为“石头诗”、“大理石梦”、“凝固的音乐”。
印度,文学艺术疆域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多宗教和多文化地区。她不仅在自然科学和宗教建筑方面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吠陀梵语是古代雅利安人最早的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杰斯加和巴尼尼对梵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制定了它的语法规则。巴尼尼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文学和法律的鼻祖”。虽然梵语在今天的印度已经成为一种死语言,但它在古印度的宗教和文学中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
古印度文化典籍非常丰富,起源是吠陀,文学作品也是。
吠陀最初的意思是知识和学习,后来它们被转化为婆罗门教的经典。它不是一次性的作品,而是经过几个世纪逐渐编纂而成,主要内容是关于上帝的颂歌和祈祷文的合集。
吠陀经,或这一集,有四个部分。其中,写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的《梨俱吠陀》是吠陀经典的核心,有1028首诗,其内容是赞美上帝。此后数百年间陆续编撰了三部吠陀:《梵天吠陀》是《梨俱吠陀》中为赞美诗配以曲调的歌曲集;清乔韦达是祭祀仪式和祈祷文的汇编;阿维纳吠陀是巫术和咒语的汇编。为了解释这四部吠陀经典,印度人还编纂了辅助文献,如梵天书、森林书和奥义书。
虽然《吠陀经》及其附属文献是婆罗门教经典,但它们的历史和文学价值非常高。它不仅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反映了古印度的社会生活、历史和自然科学,而且文学水平较高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诗歌也成为印度文学艺术的源泉,其影响深远而巨大。
《摩诃婆罗多》和《摩罗衍那》被称为古印度的两大史诗,是古印度民谣歌手和诗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印度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前者成型于公元前4世纪左右,写于公元4世纪,后者成型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写于公元2世纪。
《摩诃婆罗多》的书名意为“伟大的巴婆罗多的故事”,有65,438+08首诗,65,438+007,000节(每节两节),是世界古代史上最长的史诗。主要描写了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两大皇族——居楼和普都之间的皇位之争。这场战争是如此的激烈和残酷,以至于它几乎蔓延到了整个印度,甚至希腊人、夏人和中国人都被卷入其中。最终决战只有18天,以一般家庭险胜告终。史诗围绕这一核心故事,穿插20多个哲理故事和传说,充分反映了古印度宗教、哲学、政治、伦理的社会状况。这是一本古印度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
《摩罗亚那》书名意为《摩罗漫游》或《摩罗传》,诗7首,赞24000个。史诗主要描述了14年摩洛王子的继母被父亲迫害并流放到森林中,与妻子西多同甘共苦,在孙悟空的帮助下救出她的故事。史诗惰性生动感人,语言流畅朴实。在印度古典文学中,它被视为叙事诗的典范。
古印度最著名的小说是《佛陀生活经》和《五卷书》,《百明经》和《故事海》也有很大影响。
古印度戏剧在世界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最杰出的戏剧家是公元5世纪的卡利·托蒂。他的剧作很多,现存于世的只有三部,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幕剧《萨贡达罗》。由于在戏剧方面的贡献,卡莉托波被称为“印度的莎士比亚”。
宗教色彩浓厚的印度舞蹈是世界舞蹈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印度人认为舞蹈是上帝创造的,湿婆是舞蹈的鼻祖。在古印度,舞蹈在宗教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印度舞蹈仍然在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印度舞蹈可分为古典舞和民族舞。古典舞分为四个流派,各有特色。巴拉塔舞是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传统舞蹈,也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舞蹈。其特点是舞姿优美动人,造型优雅,动作洒脱,节奏清晰,舞者眼神生动。卡塔卡利舞起源于喀拉拉邦,特点是浓妆艳抹,乡土气息浓厚,注重故事。卡塔克舞起源于北方邦首府勒克瑙。其特点是舞者脚上串着许多小钢铃,随着节奏发出悦耳的金属碰撞声。曼尼普尔舞起源于曼尼普尔地区,其特点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舞蹈相似。
印度民间舞蹈以旁遮普最为著名,是一种非宗教的舞蹈,带有喜庆丰收的色彩。
宗教与法律古印度的哲学和法律不仅源于宗教,而且为宗教服务,这是古印度文化的特征之一。
古印度哲学起源于《梨俱吠陀》一书。奥义书出现时,哲学从吠陀中分离出来,开始探索宇宙的起源和人类的本质。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数论、瑜伽、胜论、直话直说、吠檀多、米曼查等六大流派,史称“哲学六派”。六派自形成以来,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他们的许多观点已经被多元文化的宗教所吸收。
古印度最早的法典叫做《法经》,形成于公元前6-3世纪。比如《乔达摩经》和《阿巴斯坦经》都不是国家颁布的法律条文,而是婆罗门祭司根据吠陀经典制定的教规和行为准则。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出现了法律理论,如马努法、纳罗托法等。这时,代码,不仅有佳能等。,而且还具有更加充实和系统的法律内容。《摩奴法典》是印度第一部正统权威法典,内容广泛,影响深远。
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古印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是古印度文化诞生的沃土。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融合,为印度丰富的多元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活力。位于印度西北部,著名的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通道,成为古印度、希腊、波斯、中国四大文化的枢纽。
古希腊、罗马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商业贸易;第二,宗教传播;第三,民族侵略。
希腊和印度很早就有交往。希腊入侵印度并被驱逐后,希腊驻印度华氏使节麦加斯泰内(公元前4-3世纪)写了一本书《印度史》,当时在希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希腊著名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吸收了印度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的观点。
印度与罗马的交往始于公元前后,其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海上贸易和贵爽帝国的钱币上。为方便贸易,贵爽帝国的钱币不仅仿照罗马,还刻有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头像。
印度与中亚的文化交流以相互吸收和影响为特征。早在哈拉帕文化时期就发现了两河流域独特的重量,这说明两河流域的文化很早就影响了印度。印度吠陀文化中的洪水传说明显受到两河流域的影响。印度女人装修用的钱大部分来自伊朗和阿富汗。而且印度文化对两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影响很大。在两河流域的乌玛市发现了哈拉帕文化时期的棉布,包装上也盖有印章字样。印度的天文学和数学对中亚乃至欧洲都有很大影响。
印度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主要是文化输出。佛教流行于东南亚,其建筑艺术在结合民族艺术特点的同时,又具有印度佛教的特点。如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波罗塔等等。此外,印度的音乐、舞蹈艺术和摩奴法也对东南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司马迁的《史记》是最早描述中印两国交往的文献,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政治》一书描述了织纳(指中国秦朝)和丝织品。随着各自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两国之间会有频繁的接触。除了丝绸之路,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有:滇缅路、西藏路、安南路、海南路(水路)。贸易路线的开辟、使节的交流、僧侣的教育和留学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印度天文、数学、音乐、舞蹈、建筑艺术、制糖等。,对中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中国的石窟艺术、佛塔建筑、佛教艺术都是直接受印度佛教文化影响的杰作。据说唐朝的“衣袂舞”就是由婆罗门舞改编而来的。
中国对印度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哲学上,玄奘用梵文翻译的《道德经》在印度影响很大,对印度哲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科技方面,中国改良的制糖技术回馈给印度,使印度的制糖工业发展迅速。中国的纸传入印度后,对印度的宗教和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佛教方面,玄雷等人在印度翻译的经典弥补了当时印度失落的大乘信仰。佛教在印度衰落后,很多经典都消失了。当佛教在印度复兴时,玄雷等人翻译的佛教经典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