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印象形成的十大效应吗?

这一期,我们为你整理的是10印象的心理效应,是你对别人,或者说别人形成你印象的原因的解释。如果你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对你冷漠,突然对你疏远,甚至对你有偏见,你大部分可以从以下10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中找到答案。它们是什么?往下看~

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未来交往关系的影响是“先入为主”的效应,被称为“首因效应”和“第一印象效应”,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提出的。

(男女相亲,第一次见面就不约,多半是因为第一印象不好,觉得不对。)

当多个意义不同的刺激依次出现时,印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后面出现的新刺激。比如介绍一个人,先说他的优点,再说“但是”,再说很多缺点,那么后面的话对印象形成的作用就属于“近因效应”,即最近的刺激促进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

好朋友的突然疏远让你很困惑。原因可能是你最近的行为改变了他对你的印象。)

在人们的交际认知中,对方的一个特别突出的特征和品质掩盖了人们对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认识,从而形成一种由点到面或由一面概括到另一面的主观印象。

这种错觉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晕轮效应”,也叫“偏见效应”、“光圈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h·凯利、s·e·阿什等人发现并证实的。

(很多人会不自觉地“以貌取人”。你在吗?)

人在判断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思维会受到第一信息或者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信息的初值就像沉入海底的锚,把人的思想固定在某个地方,从而导致人们在做决策或判断时,不自觉地过分关注最初获得的信息。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锚定效应”,也叫“沉锚效应”。

领导让我找人跟进工作进度,还特意提醒我这个人有严重的拖延症。所以“拖延症”是我记得的关于这个人的第一条信息,像锚一样深入我的脑海。)

我们会更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越熟悉越喜欢。

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暴露效应”,社会心理学也将这种效应称为“熟悉律”,即越熟悉的事物越有好感,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好感的现象。

(曝光效果不包括对方讨厌你,也就是对方不喜欢你,你还整天在他面前刷存在感,简直是自取其辱。)

人喜欢越来越喜欢自己的人,不喜欢越来越不喜欢自己的人。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增减效应”。

所以,如果你很喜欢一个人,不要全盘托出,而是要有所保留。)

当一个人被一个词或名词贴上标签后,TA会进行自我形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标签的内容保持一致。因为这种现象是由标签引起的,所以称之为“标签效应”。

幼儿园老师表扬了一个上课坐姿正确的学生,并要求其他孩子向他学习。被表扬的孩子以后每节课都坐得笔直。)

对事物或人的普遍看法和个人评价,主观上认为他们应该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而忽略了事物或人的个体差异。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印象效应”和“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判断,但不需要探究信息就能快速了解大致情况,省时省力,比如按照性别、年龄、种族、地域、外貌、职业、星座、爱好等对人进行分类。,但他们可能经常会形成偏见,忽视个体差异。

以前觉得内蒙古的同学骑马上学,山西的同学家里有矿,北大清华的同学都是神。)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句名言:“虽然次品率占总数的1%,但对于购买次品的顾客来说,相当于购买了100%的次品。即产品质量要么是100分,要么是0分。

我们在吃瓜子的时候,虽然吃了很多好瓜子,但是只要最后吃到一颗烂瓜子,这一次吃瓜子的味道就彻底改变了,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印象心理学中,0分法则也叫烂瓜子效应。一个人的印象,虽然我们通常只有1%的不良态度,但是对于和我们交往的人来说,这1%的不良态度等于100%的不良态度,从而形成了不好的印象。

这就是著名的“0点法则”,又称“100-1=0”定律,烂瓜子效应,1=100效应。

我在一家餐馆吃了一颗老鼠屎,这辈子再也不要去那里了。)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买的产品很满意,Ta会把这种好感告诉身边的8个人。但如果Ta对产品不满意,Ta会把这个不好的印象告诉身边至少20个人。这种购买的心理现象被称为“阿瓜约效应”,是美国经济学家拉斐尔·阿瓜约发现的。

(我在餐厅吃了一颗老鼠屎。回去后我得把这件事告诉身边的每个人,然后我得在朋友中传播。)

以上就是本期我们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收获。更多效果定律全集,请参考微信《定律原理效果全集》,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