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十大法则

逢年过节,人们总是互祝节日快乐;但是什么是幸福呢?可能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问,“你幸福吗?你可能要停顿片刻来思考答案,但“不开心”很容易看出苗头——你身边的人和这个社会里的人,语言和行为都很暴力,极度自私,不安分,永不满足,为了得到什么会不择手段.....都是不快乐的人。”一个可恨的人,一定有值得嘲笑的地方。“为什么好笑?因为这个人必然会极度不开心,会做出可恶的事情。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报道,几个美国“幸福心理学”的学者对全世界的人做了一个抽样调查,研究金钱、心态、文化、健康、利他、生活习惯等项目与幸福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程度上,你可以决定自己幸福与否。他们总结了十条“幸福法则”,其实很像老生常谈,也很贴近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观念和宗教伦理的一些暗示。

第一,珍惜平凡日子的平凡生活,珍惜每一刻。我想这就是佛教教导的“活在当下”。

第二,不要和别人比。“人比别人更气人”。总会有比不过对方的人。你很难把所有人都当成竞争对手。只关注自己的进步,这正是儒家所说的“知足”。

第三,金钱的地位越高,人越难幸福,这几乎是所有文化的规律。对个人来说是这样;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物质幸福的“半衰期”最短。佛教的“饿鬼道”就是一个很好的象征。已经有稳定收入和充足积蓄的人,还要绞尽脑汁去搜寻不义之财,也就是困在贪得无厌的饿鬼之路的滑稽灵魂。庄子《逍遥游》说得好:“鹪鹩巢于深林,不过是枝,鼠饮河水,不过饱”;物欲可以是无限的,但一个人真正能享受到的物质,只是一饮一啄,一点点。

第四,有人生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的人更幸福。

第五,专心工作的人是最幸福的,随之而来的成就感也能带来快乐。这是艺术创作者最深刻的体会。

第六,人际关系——与家人,尤其是夫妻,以及密友的感情很好。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幸福。

第七,保持乐观,即使不愿意也要努力微笑,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你面前的这杯水是半空的还是半满的?看你怎么看了。乐观主义者总是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

第八,永远说“谢谢”,而且要发自内心地说。感恩是几乎所有宗教的教导。调查发现,经常写感谢信的人更不容易陷入抑郁。

第九,多做运动。运动使人体分泌愉快的内啡肽,和药物治疗抑郁症一样有效,而且没有副作用。

第十,“放弃”——能够放弃,愿意放弃,乐于放弃。“行善是最幸福的事”、“付出比接受更有福”都是最宝贵的人生经验。生活中的放弃,不仅仅是分享,倾听,帮助,更是原谅,原谅,放下。如果心里还有一个仇恨的结没有和好,我该怎么开心?

我赞同“成功”和“幸福”的一个简短定义:拥有你想要的就是成功;满足于你所拥有的就是幸福。如果你有了,你会想再拥有一次。没有的话,你会不开心。但珍惜和喜欢你所拥有的,哪怕是很小很短暂,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但只要你觉得“这正是我想要的”,这就是幸福。

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而是有没有。有没有往往很难控制,要不要看你自己。

《时代》杂志评选的2010年度风云人物是扎克伯格,27岁的脸书创始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在普通人眼里,他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但年纪轻轻,他就要承担事业和责任的巨大挑战。他快乐吗?只有他能回答,甚至他不能回答。然而,去年年底,他与其他16名美国富豪宣布,为响应巴菲特的捐款,他承诺将至少一半财产捐给慈善机构。这样做,至少他离幸福更近了。